第一种是滑靴式设计(滑靴式软管泵)。软管在泵腔中成U形或弓形;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滑靴(滑块)被固定安装在转轮(转臂)上,以滑动的方式压缩软管。转轮每旋转一周压缩软管二次或多次(取决于滑靴数量)。这种滑动压缩方式对软管的损伤是最大的,如同高速行驶的车辆突然急刹车,以滑动方式前行,对轮胎和路面的损伤可想而知。因为产生大量的磨擦热,为保证正常运行,泵腔中约一半充满着润滑剂,一方面为了降低磨擦系数,更主要的是为了将产生的磨擦热传递到泵体从而排出泵外,以保证泵的正常运转。这种滑靴式设计对泵速有极大的限制。例如,一台2寸泵只能以40-50转/分左右的转速连续工作,速度稍高运行一段时间,不得不停泵进行冷却。这种设计的软管泵需较大的启动扭矩和运转扭矩,需匹配更大功率的电机,这意味着更大的能耗。但优点是可以达到更高的出口压力(最高可达1.6Mpa)。 第二种设计是在滑靴式设计的基础上,将滑靴改为小直径压辊(多压辊式软管泵)。转臂旋转一周,压辊也同样压缩软管2次或多次(取决于压辊数量)。这种压辊式设计同滑靴式设计相比,降低了对软管的损害,也产生少得多的磨擦热;延长了软管寿命,最高可达百分之二十(以转数计)。相应降低了启动扭矩和运转扭矩,降低了能耗。但每转依然二次或二次以上的压缩次数和磨擦热依然限制了转速。一台二寸泵在高压下最高只能以40——50转/分连续运行。 综合以上两种设计,虽然泵速越低对延长软管寿命越有利,但低速限制了流量。使得用户为取得相应的流量不得不选择较大的规格,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占地面积。 第三种设计是软管在泵腔中围成一个整圆,利用一个大直径压辊来压缩软管。这可以说是软管泵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贝斯特HPP软管泵采用的就是这种设计。其优势如下: 一、最低的能量消耗——在所有软管泵中,HPP软管泵能量消耗是最低的 滑靴式泵自不必说,现比较一下多压辊泵与单压辊泵。举个例子,推一台小轱辘车与推一台大轱辘车行进在充满软泥的路上,那个更省力?多压辊泵由于结构限制,压辊直径最大只能为泵腔直径的20—30%左右;而单压辊泵压辊直径可达泵腔直径的60——70%。毫无疑问,大直径压辊压缩软管需更小的扭矩,消耗更小的功率。 就我公司的试验及用户现场实测,HPP泵可比滑靴式泵功耗降低一半以上;可比多压辊式泵降低10-20%。如多压辊泵匹配4KW电机,实际消耗功率满荷的话,HPP泵同样配4KW电机,实际消耗功率也就是3KW左右。 大多数用户在选择软管泵时更注重泵的价格和软管寿命,实则是个误区。细算一笔帐,使用HPP软管泵1—2年或2-3年节省的电费就可买一台泵。 二、超长的软管寿命 决定软管寿命的首要因素是压缩软管的次数;第二位因素是压缩软管的方式、力度和磨擦热。使软管寿命最大化的最好办法是减少压缩软管的次数、采用对软管最小损害的压缩方式及精确的压缩力度。 1、HPP软管泵压辊每转只压缩软管一次——这决定性地延长了软管寿命。 2、从对软管的损害程度来看,大直径压辊无疑要强于小直径压辊和滑靴。传统U形泵软管寿命之所以低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压辊或滑靴对软管进出口部的冲击造成的。软管的其它部分还远未疲劳老化,但进出口处和转子接触的部位,却因转子强烈的冲击而破损、爆裂,从而使整根软管报废。 HPP泵的大直径压辊开启和闭合软管内腔时比较缓和;在进出口处切换时,减轻了对软管的冲击,降低了脉动的强度。并且,每转只进行一次切换,只产生一次脉动。 3、消除了滑动磨擦——HPP软管泵的大直径压辊同软管接触的面积比多压辊泵小直径压辊大二倍以上,就象大直径的宽轮胎抓地性能更好一样,完全消除了滑动磨擦,即使高压、高速运转也仅产生微量的滚动磨擦热。在同等条件下,HPP软管泵的泵体温度比多压辊泵低5度。 1、减速机与泵直联,取消外部联轴器。 |